团团点名说地名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新化县 > 圳上镇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圳上镇概况

圳上镇地处我市西端,国家级森林公园大熊山东南脚下,与安化县洞市、乐安两乡镇毗邻,国土面积264平方公里,全镇设71个村、一个居委会、6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3万,全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亿元,是我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活力较强、人文特色最鲜明的乡镇之一。

圳上系蚩尤故里,曾是蚩尤帝活动的核心区域,这里种灵毓秀,人杰地灵。原黄埔军校教育长、代校长方鼎英、华夏名将陈正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生长于斯。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善良、朴实、勤劳、尚德崇勇。

随着大熊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圳上必然会成为这一旅游区的后勤服务基地,同时进一步挖掘蚩尤文化资源,吸引国内外游客和苗瑶民族后裔拜祭,做大旅游项目,将会是圳上镇的一大产业强项。这里资源丰富,物产多样,粮食以种水稻、小麦、红薯为主,在海龙、株梓两林区,已形成了1万亩的药材基地,封家村、石中村、六中村利用本地资源开发了根蔸嫁接苗圃,产品已销往上海、-地区,松山、半山两管区每年种植2000余亩优质烤烟,松山、半山因海拔较高、水质好,水酒保贮终年不酸败,陈年美酒在全市、县有名,半山干田鱼也享有盛名,地方猪种倍受青睐。目前,珍稀食用菌产业、养羊、养蜂产业已在全镇形成。主要矿藏有锑矿、重晶石、铁矿。

近年来,圳上镇围绕“调整产业强镇、旅游服务活镇、加速城建美镇、精神文明立镇、全面建设小康圳上”的战略构想,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精诚团结,开拓进取,以产业调优调强、城镇提质扩容、企业改制增效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产业化、城镇化、民营化进程,已初步建成药材、烤烟、牲猪、草食动物、停车场等城镇设施相继竣工,中心边贸城镇的辐射功能增强。集旅游、商贸、服务于一体的名人故里园正在紧张的规划中,企业改革已显活力。一个开放、开发、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新圳上在我市西部边陲拔地而起。同时,圳上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诚盼四方志士、八方宾朋来开发圳上、建设圳上、美化圳上、共享繁荣!

圳上镇名人

罗盛教

罗盛教,原名雨成,县第八自治区下庙乡(今圳上松山乡)人。民国二十年(1931)生。少时先后入当地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寒辍学。民国34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属吉首市)其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

陈正湘

陈正湘(1911-199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湖南省新化县人,1911年10月25日生于新化县圳上镇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1月入唐生智部当兵,参加北伐,后被编入滇军朱培德部。19

方鼎英

方鼎英(1888-1976),号伯雄,县时雍团富溪村(今圳上镇方家村)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光绪二十八年赴日留学,初入东京弘文学院,先后参加求知社、文学社、同盟会等进步组织。光绪三十一年考入

方荣华

方荣华,又名执科,县时雍团富溪村(今圳上镇方荣华村)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读私塾8年后,即学制瓦。民国24年(1935)春,与其兄同去隆回县六都寨做瓦。同年12月,红二军团途经该地时弃艺参加

方乘

方乘,字抚华,县时雍团富溪村方家湾(今圳上镇方家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方乘10岁丧父,生活无依,入药店学徒,业余勤奋好学,焚膏继晷。宣统三年(1911),由其叔父方鼎英资助,考入武昌文

方学苏

方学苏,原名建新,字荣隆,号明亮,县时雍团富溪村(今圳上镇文教村)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方学苏自就读时雍高等小学起即临摹习字。初宗-楷法,以颜、欧为尚,以植根本。民国12年(1923)考入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