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平江县腹地。乡域清代属太平乡5都,民国属5区三联乡。建国后隶钟洞办事处、钟洞区、钟洞公社(后复为区),地名未变。1995年4月由原钟洞区公所的钟洞、恩溪两乡合并建为钟洞乡。集雨面积159平方公里,总人口30000万人,耕地1.9万亩;辖28个村、380个居民小组。因地处县境中部山洞地区,人称中洞,后“中”演变为“钟”。钟洞是革命老区,曾是省苏维埃的主要活动中心,其和众村有“红色省会”之称,孕育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全乡现有登记在册的烈士966人,失散红军190人。新四军驻嘉义留守处“平江惨案”中牺牲的6位著名烈士中的曾金声、吴贺泉均系钟洞人氏。
钟洞素有“油海”之称,有油茶林12.4万亩,占全县油茶林面积的17.3%,油茶最高年产达316.3吨,所产出的茶油品位淳正、无污染,属食用油之佳品,是国际国内市场走俏的绿色食品。全乡现拥有油茶试验场、种子园、采穗园、苗圃等科研基地2500余亩,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良种油茶苗嫁接基地。经国家林业部鉴定推荐,钟洞乡被指定为联合国WF269222工程特种苗木供应基地。除油茶之外,种植业盛产红薯、大豆、生姜、茶叶,养殖业以猪、黑山羊、肉牛为主。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储量较大的有长石、花岗石,黄金和稀有金属钽铌。钽铌的探明储量达4万吨。2000年,钟洞全乡国内生产总值6430万元,各类税收总额174万元,财政总收入257万元。
乡人民政府驻童市。童市原名童家坪,后简称为童市。建国后逐步形成集镇。童市集镇目前建成区面积为0.6平方公里,集镇人口2000多人。近两年,集镇基础建设日新月异,不但硬化了水泥街道路面,逐步完善了电力、通讯、有线电视、下水道等集镇配套设施建设,集镇规模有了一定的扩展,而且30米宽的主街道,三座桥梁、绿化带、停车场、工业区、农贸市场、自来水厂今年均可峻工。此外,有肉食站、卫生院、法庭、派出所、工商所等多家乡直部门单位集办公、住宿、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楼区都已陆续投入使用。另外有联校、供销社、敬老院、文化站的综合楼区也正在筹建之中。集镇内工商企业发达,有长石粉厂、城建开发公司、两个凉席厂、三个预制场,年总产值达1200多万元,各类门店共70多家。集镇国内生产总值1800万元,各类税收90多万元,财政收入95万元。.
黄文(1914~1951),又名黄贲志,平江县童市镇人。1926年参加儿童团,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1928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5月参加红五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战士
苏舆(1874~1914),字嘉瑞,号厚庵,今平江县童市镇人。幼年随父苏渊泉读书,补县学生员,稍长,入长沙湘水校经堂肄习,又从王先谦受学,为王氏得意门生。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选拔贡。戊戌变法期间
曾金声(1909~1939),原名金生,又名详南,平江县童市镇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修(水)铜(鼓)宜(春)奉(新)特委宣传部部长、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少
袁植(1891~1923),号彝波,今平江县童市镇人。保定军校第二期毕业后,历任湘军第二师第三旅第六团团长,民国12年10月因拥赵(恒惕)反谭(延闿),被军阀鲁涤平派人杀害,后被湖南省省长赵恒惕追授陆
吴铁鸣(1909~1999),平江县童市镇人。1925年参加革命工作。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汉阳兵工厂党支部委员、工人纠察队小队长、互济会主任、游击支队-表,中共陇东特委宣传部副部长,陕甘宁边
吴锡照(1908~1968),平江县童市镇人。曾任湘桂黔总司令部作战总监部参谋长、交警第十四总队队长、交通警察总局参谋长,少将军衔。1949年在成都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