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镇位于平江县北境,当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与岳阳县、通城县、修水县三县毗邻,距县城43公里,距岳阳市区98公里,距通城县城37公里。镇域清代为南江乡,民国时期建有南江区。建国后为南江办事处、南江区、南江公社。1982年建为乡级镇。1995年由原南江镇、南江乡、昌江乡、石浆乡合并而成今镇,集雨面积196平方公里,总人口7.18万人,辖5个居委会,44个行政村,714个村民小组。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4074万元,各类税收900多万元,财政收入15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800元。
镇域西屏幕阜山。山又名天柱山、天岳山、桓山。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列此山为二十五福地,称“元真太元之天。”相传汉初张良曾隐于此山中的张师山,汉末吴大将太史慈在此山安扎营幕拒刘表,因名幕阜山。山脉盘桓连绵于湘鄂赣三省边境,“周五百里”,主峰海拔1595.6米,“直凌霄汉上”,又称为 “倒插青芙蓉”,奇峦翠幢,多古 迹胜景,有“洞天幕阜山”、“禹治水登此”及蒋介石题词“浩气长存”等石刻铭文。山上有沸沙池、青竹扫台、石田三亩、幕阜丹崖等自然景观和文化古迹,山高林密,气候适宜,登上山顶,八百里洞庭尽收眼底,不失为旅游避暑胜地,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已修通南江镇至一峰尖公路,乘车登上山顶仅需一小时,山上已建有宾馆。
镇域有5大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主要有铌、铅、锌、石英砂、长石、云母,尤以长石、云母为最,是全国重要的长石、云母生产地,长石、云母是重要的建筑、陶瓷原料和绝缘材料,具有极大的开采价值,县非金属矿就座落在境内,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水利、电力资源:境内三水交汇,平江县第二大电站—大江洞电站座落在昌江上游。林木资源:以出产杉木、松木为主,木材蓄积量达13万立方米。气候资源:幕阜山脉一带微域气候得天独厚,是种植反时令蔬菜的理想场所,极具开发潜力。旅游资源:有幕阜山、张师山等重要的旅游景点。镇域拥有企业232家,从业人员13万人,固定资产总值为8000万元,2000年完成工企业总产值3.4亿元,主要产品有长石粉、云母纸、保鲜剂、塑胶制品、山泉水、蚊香、卫生香、豆豉系列等。
镇区南江位于镇域中央,正当冬塔河、石浆河、昌江三水汇合处。由于地势关系,三江之水皆南流,汇合之后再南流入汨水,故称南江。旧时建有石拱桥,故名南江桥。.
钟昌基(1902~1941),又名协生,平江县南江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南江区苏维埃政府秘书,1930年任平江县苏维埃政府秘书。1933年任中共湘鄂赣省委秘书长。1937年,省委
邹之谟(1907~1940),字奖丁,号谈天,平江县南江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党的各种活动。1926年被国民党当局发觉,秘密出走浏阳、江西、湖北等地,继续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后回到平江
魏平(1908~1936),字初贵,平江县南江镇人。1926年参加游击队,后任游击队长,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平江起义后,编入红五军,后任团长。1934年随红军长征到大渡河,他所率领的团担任后卫,浴血阻
邹用元(1901~1979),乳名向福,又名润儿,平江县南江镇人。中央军校毕业后由士官、尉官升到少校营长、中校团长、交警总局副旅长、少将高参等职。1949年12月,在湖南嘉禾率部投诚。1952年被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