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直荀故居位于长沙县高桥镇高桥村方塘冲,由其祖辈于咸丰年间建造,是革命烈士柳直荀同志的出生地及年少时的居所。柳直荀出生于绅士之家,祖辈世代学医,其父柳五亭是当地有名学者和医者。柳直荀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思想激进,18—19岁开始干革命工作。他1916年考入长沙雅礼大学预科。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组织雅礼大学的学生参加了长沙各校学生举行的五七国耻纪念-。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北伐军进入湖南后,他任湖南区委委员、省农民协会秘书长,致力于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他加入贺龙部队,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农工委员会委员。1928年9月,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长,在天津法租界开设小古董店,以商人身份掩护工作。1929年冬,任湖北省
李维汉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维汉村。李维汉(1896-1984),原名厚儒,字和笙,又名罗迈,湖南长沙县人。1916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二部,1917暑期毕业,留校任初级部主任。在第一师范期间,同毛泽东、蔡和森等相识,1918年4月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一道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蔡和森的影响下,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1922年,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李维汉负责组织工作。同年,受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委托,回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底,由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23年4月至1927年4月,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后改称中共湖南区委员会)书记。在此期间,并被选为中共四届、五届中
白鹭湖度假村是省级旅游度假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北角,距市区六十多公里的长沙县高桥镇境内。以始建于一九七九年、耗资近千万元、占地面积5400余亩、其中水面2100亩的桐仁桥水库为基础开发的。度假村群山环抱绿水,绿水亲吻群山。波光倒影,有如利剑指天,有如人物龙蛇,栩栩如生,形态各异,远近不同,蔚为壮观。人云“自古名山僧占多”,这里有大小庙宇庵堂五处,香火旺盛。方园数十里,峰峦叠嶂,丛林茂密,薄雾缭绕,山花烂漫。飞鸟翔集,游鱼戏水,山衬碧水,水托青山,交相辉映,有南方“镜泊湖”之美誉。白鹭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每年三至五月数以万计的白鹭展翅飞翔,栖息林间,繁衍生息,为度假村特有的景观。冬季,数千只野鸭集宿于此,戏于湖面,堪称一绝。春华秋实
黄自元墓位于高桥镇桐仁桥村横冲组梅树坡,坐东南向西北(北偏西50度)。传说黄自元生前就选好眠穴。1916年寿终时,家人遵嘱,真假三棺齐出殡,分别葬于长沙、浏阳、湘阴三地。直到1971年,此地修水利时,棺木被掘出,揭盖仍栩栩如生,方知真墓在此,改葬于20多米外。原墓规模较大,前有华表、香炉、案桌等,下有墓庐及田地。今墓由其后人重修,占地约10平方米,由墓碑、墓围、香炉等构成。中心呈圆拱状,直径2.1米,外有圆形墓围,直径2.9米;后立三块青石碑,中间一块高1.22米、宽0.5米,书“黄公自元老大人墓”,侧碑介绍其生卒年月及后裔立碑概况。黄自元(1873—1916),清末大书法家、实业家,字善长,号敬舆,长沙府安化县龙塘乡人,夫人郑氏为
螺岭桥位于长沙县高桥镇螺岭村螺岭山侧,故名。在长平公路线上。系四孔五墩花岗岩结构,全长八十五米,宽七米,高十一米,造型美观。为路口地区北通平江,南至长沙的重要桥梁。螺岭桥横跨于金井河上,是一座规模较大的石墩桥。修建于1932年至1934年,即修筑长平公路时所造。后被洪水冲毁,20世纪50年代在原桥基础上重建。现桥为西北-东南走向,长80米,宽7.2米,高11米,占地568平方米,全由花岗岩垒砌而成。除两岸桥墩外,中有3个石墩,共4拱。桥面两侧有0.8米高的栏杆。该桥结构稳固,古朴庄重,大方美观,是建国初期长沙地区桥梁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为长沙县不可移动文物。螺岭桥处暴雨多发带,历来洪灾频发。为积极掌控水情动
郭桥位于今高桥镇金桥村乡道“同仁路”上,横跨金井河,是四墩三孔的花岗岩古桥,长26米、宽4.3米、高6.9米,占地100平方米,两侧各有0.9米高的花岗岩石护栏,东南侧刻有“郭建”二字。2004年当地政府出资对该桥作了大规模维修,现桥面中心为花岗岩轴线,其余部分铺水泥。郭桥是长沙地区保存较好、具典型清代风格的石拱桥,设计独特,工艺精细,桥墩及跨拱部分均由规格一致的方形和长扁形麻石砌成,饱经200多年风霜、洪水,仍傲然屹立,并经受现代熙熙攘攘的车辆考验,成为连接高桥集镇与金桥村的交通咽喉,对研究桥梁发展史、建筑工艺均有重要价值。今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睹物思人。行走在这舒适桥面上,对郭灿200多年前的建桥义举,追根溯源,考其担当基因,
紫竹山佛寺坐落在玉皇山西坡腹地,她被倚玉皇山主峰,面向高桥新镇,两厢层恋拱护,呈“左青龙右白虎”环抱之势,其地形地貌颇似一只潜于崖下的水獭。据前辈老人说,这里本叫“獭鼻头”,是当地郑姓大户的祖坟地。郑家有三个儿子,均在外省为官,某年某月,三兄弟不约而同地回家省亲,都不约而同地叙说自己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一白衣老妇人说这块坟地是她的屋场地。三兄弟见面后猛然醒悟,那白衣妇人不久是观音菩萨么?于是,郑家的祖坟就理所当然地迁走了。明末清初年间就在这獭鼻头上建起了“紫竹山佛寺”,距今已有360余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