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年后为竹溪社,清沿袭明制,据92版《竹溪县志》载: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竹溪社西乡,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县下设区为西四区,1934年,实行保甲制度,为中左保,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中左乡,1947年乡镇合并,为中和乡。
1949年解放初为一区,1952年改属江佳堰区,1954年复改属为一区;1955年一区改为中峰区;1956年4月撤销平安区并入中峰区;1958年撤销区乡建制,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中峰区分设红色卫星人民公社、新建人民公社;期间,下辖青坪、花桥、三合、黑龙、河口、佛台、左溪7个乡党总支和7个乡政府;1959年将红色卫星人民公社改为中峰人民公社,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县下设区,区下设公社,其复名中峰区,1975年撤区并社,扩大公社规模,中峰人民公社分置花桥人民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将中峰、蒋家堰分设为中峰区、蒋家堰镇;其中峰区为中峰人民公社和花桥人民公社合并,下辖青坪、三合、佛台、黑龙、人和、河口、花桥、烧田8个乡。
1987年,撤区并乡,中峰区的佛台、黑龙、河口、三个乡及三合乡的小坝、黑沟两个村划归蒋家堰镇,并改为中峰镇,中峰镇地名沿用至今;2001年竹溪县乡镇机构改革,中峰镇撤销4个管理区,至2014年,全镇辖28个行政村。
竹溪贡米,湖北省竹溪县特产,唐代始封“贡米”,米质白如玉,形状似梭,粒大个长,色泽光亮,晶莹饱满,浆汁如乳,香柔可口,富含人体所需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2008年获得第五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