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隶属咸宁县金城乡一都。
民国时期,李福成、葛家堰、东门外、南门(又称南门外)、熊岭徐(又名熊家岭徐家)5个村庄,隶属咸宁县孝友乡(驻官埠桥河街口)蒿塘保(驻蒿林铺)。
毕曹、山背姚(又名姚家)2个村庄,隶属咸宁县孝友乡十好保(驻大畈陈乾园)。
莲塘邓1个村庄,隶属咸宁县孝友乡浮山保(驻浮山涂)。
同年6月,李福成等5个村庄隶属城关区蒿塘保,毕曹、山背姚2个村庄隶属城关区十好保,莲塘邓1个村庄隶属城关区浮山保。
1950年,改保、甲制为村、闾制。
李福成等5个村庄隶属蒿塘村,毕曹、山背姚2个村庄隶属十好村,莲塘邓1个村庄隶属浮山村。
1951年1月,城关区改称一区(驻北门口东100米处今咸安区人民武装部南对面)。
同年4月,改村为乡(小乡)。
李福成等5个村庄隶属一区下辖的蒿湖乡(小乡,驻胡耀),毕曹、山背姚2个村庄隶属一区下辖的十好乡(小乡,驻大畈陈乾园),莲塘邓1个村庄隶属一区下辖的浮山乡(小乡,驻浮山涂)。
同年5月,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4年初,李福成、葛家堰、东门外、南门(又名南门外)4个村庄组成星火二初级社(驻东门垴),熊岭徐隶属星火三初级社(驻熊砻),毕曹、山背姚2个村庄隶属群耀初级社(驻大畈陈乾园),莲塘邓1个村庄隶属双泉初级社(驻双泉小学)。
1955年,群耀初级社(驻大畈陈乾园)毕曹、山背姚2个村庄和双泉初级社13组莲塘邓划入星火二初级社。
1956年1月,星火二初级社升格为星火二高级社,星火三初级社升格为星火三高级社。
2个高级社隶属官埠乡(大乡,驻官埠桥街)。
同年6月,星火二、星火三2个高级社隶属孙田农村生产指导组(驻横沟桥郑家)官埠管理区。
1957年9月,星火二、星火三2个高级社隶属三区(驻横沟桥郑家)官埠乡。
1958年9月,星火二高级社改称星火二大队,星火三高级社改称星火三大队,2个大队隶属卫星公社(驻西街口东50米处南侧)群耀管理区(驻蒿林胡耀)。
同年10月,星火二、星火三2个大队隶属卫星公社改称的咸宁公社下辖的群耀管理区。
1959年2月,星火二大队改称东门大队,星火三大队改称蒿林大队。
2个大队隶属咸宁公社改称的城关公社下辖的群耀管理区。
1961年1月,东门、蒿林2个大队隶属群耀管理区改称的滨湖管理区(驻老铁路湖场1队旁边)。
同年4月,东门、蒿林2个大队隶属城关区滨湖公社。
1966年3月,东门外、南门(又称南门外)2个村庄从东门大队划出,与从浮山公社沿河大队划出的蚌蛤塘一起组成环城大队(驻南门)。
1968年,城关区滨湖公社蒿林大队熊岭徐划入东门大队,为6队。
1975年3月,东门大队隶属撤区并社后的官埠公社。
1976年11月,东门大队从官埠公社划入城关镇,全员户口转为菜农户口。
1982年3月,东门大队隶属城关镇改称的永安镇。
1984年1月,东门大队隶属永安镇改称的永安办事处。
1985年9月,东门大队改称东门村。
2011年,东门村隶属永安街道办事处。
2019年,实行“村改居”,东门村村民委员会改称东门社区居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