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沟景区是国家AAA级景区,郑州市重点旅游景区,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南部,距郑州市区约15公里,是一个集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性的生态旅游景区。该景区以樱桃沟村为中心,丘陵纵横,沟壑起伏,延绵百余里,布满了青翠繁茂的樱桃树,因此有“百里樱桃沟”的美誉。这里樱桃种植已有千年历史,由于气候适宜、沟内避风、土壤特殊,产出的樱桃粒大肉厚、色泽艳丽、入口甘甜,且能补中益气,滋润肌肤。1999年樱桃沟樱桃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历史名产。2000年3月,樱桃沟景区获得市旅游局颁发的旅游景点证书,并确定为郑州市重点旅游景区。2008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景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每年3月,樱桃沟里沟沟岔岔,开满
郑州凤凰岛位于二七区侯寨乡,郑州至少林寺国道郑密公路上。景区地处郑州市西南部尖岗水库上游,由一个半岛型岛屿构成。占地面积约2000亩,景区内水体景观优美,植被常青,土质疏松肥沃,非常适合农林观光园区和农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凤凰岛木桥景区以自然生态为依托,以文化为龙头,带动学、文、乐、养、食同步发展。景区主要由用于现代农林生产示范的示范区;用于现代生态观光、科技培训的观光区;用于接待大型会议,配合重大活动的餐饮服务区三大板块组成,为游客提供科技型、生态型、观光型、休闲型、文化型、高效型的现代农林生态观光休闲场所。旅游小贴士:门票:30元/人开放时间:全天
小庙咀东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东北部延伸的余脉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部倾斜,后经过平整形成多级阶地。断崖剖面发现有灰坑和文化层分布。文化层厚1-2.5米,黄褐土,夹有少量的草木灰及红烧土块,土质较硬,采集遗物有陶片、石器、砾石、兽骨等。灰坑内填土为灰褐土,夹有大量的草木灰及其红烧土块,土质较松,包含物有陶片、兽骨等遗物。陶片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以泥质陶为主;陶色有灰陶、红陶、黑陶、褐陶、彩陶等;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罐、瓮、钵、陶环等。在地层内还发现有一件打制石制品。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丁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遗址区地势为西高东低呈缓坡状,后经平整形成梯田。在剖面发现有灰坑及文化层分布。文化层厚0.8-1.2米,灰褐土,夹有红烧土颗粒,土质较松,包含物主要是陶片。灰坑呈圆形、筒状,填土为红褐土,土质较松,包含物有陶片、石块等遗物。陶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以夹砂陶为主;陶色有灰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罐、鬲、大口尊等遗物。该遗址的发现,对于商代时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河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东北部延伸的余脉地带。地势为东高西低呈缓坡状。遗址大部被村庄占压。在村子的西南部、东北部的沟壁均发现有陶片。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陶色有红陶、灰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罐、鼎、盆等遗物。该遗址的发现,对于新石器时代时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李河遗址位于郑州市二七区樱桃沟景区开发管理委员会下李河村东北部,东临贾鲁河,北临贾鲁河支流。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6万平方米。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东部延伸的余脉地带。地势为西南部高,东北部稍低。未见文化层,地表采集有陶片。陶片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红陶等;纹饰有绳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盆、豆、罐、瓮等遗物。据当地群众介绍,遗址附近有一砖窑厂,取土时曾发现有大量的灰土、陶片等遗物。根据采集的遗物标本分析,该遗址的时代为东周时期文化遗存。2009年6月3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郑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盐店庄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东北部延伸的余脉地带。地势为西高东低呈缓坡状。地表发现有绳纹、附加堆纹陶片。遗址中部发现两处灰坑,其中一处为袋状坑,平底,填土为黑灰土,夹有大量的草木灰,土质松软,包含物有少量的陶片等。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及红褐陶等;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罐、大口尊等遗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李河东南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东部延伸的余脉地带。遗址地势由东部向西部逐渐倾斜呈缓坡状。地表发现少量的绳纹陶片,遗址中部发现有红褐土,夹有红烧土块,含有陶片等遗物。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和红陶等;纹饰有绳纹、弦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盆、罐等遗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李河西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东部延伸的余脉地带。地势由南向北部倾斜。地表发现有陶片等遗物,在北部断崖剖面发现有文化层分布。文化层厚1.5米,红褐土,夹有红烧土颗粒,土质较硬,包含物有陶片等。陶片陶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以夹砂陶为主;陶色有黑陶、灰陶、红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弦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盆、罐陶环等遗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垌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郊区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地带。遗址北临圣水域河,西部被窑场取土破坏,破坏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在遗址的北部断崖上发现灰坑及文化层。灰坑形状不清,填土为灰褐土,夹有大量的草木灰,能看到有陶片等包含物;文化层厚1.5-2米,深3米,红褐土,土质较硬,包含物有陶片等。在遗址地表采集有陶片、兽骨、石器等。陶片有夹沙陶和泥质陶,陶色有红陶,灰陶,器型有罐、鬲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洪寺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郊区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部倾斜。遗址区东北部最高,尚保留有文化层,厚1.2米,灰褐土,夹有大量的草木灰及烧土块等,土质较松,包含物有陶片、兽骨等遗物。还发现陶窑、灰坑等遗存。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尖岗西北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郊区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部倾斜呈缓坡状。在遗址西部地表,发现有较为丰富的陶片。断面发现有文化层,厚0.6-0.8米,红褐土,土质较松,包含有少量的陶片等遗物。采集陶片陶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以夹砂陶为主;陶色有灰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器形有陶罐、盆、鬲、大口尊、甗等,尤其是发现的鬲足最多。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垌王东北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东部延伸的余脉地带。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现遗址区为果园。断崖剖面发现有文化层,厚1.50米。地表采集有陶片等遗物。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褐陶、红陶等;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罐、瓮、盆、鼎等遗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