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黑龙江 > 哈尔滨市 > 五常市 > 牛家满族镇 > 兴福村

黑龙江哈尔滨市五常市牛家满族镇兴福村概况

兴福村[Xīnɡfúcūn]位于牛家镇政府所在地北10公里处。东与镶白村毗连,西与兴山村为邻,南与兴富村接壤。北部与哈尔滨市阿城区杨树乡西发村、幸福村交界,东经126°46′45″;北纬45°25′40″。共755户,户籍人口2 810人,其中满族48人。耕地面积14 205亩,全部为旱田。

全村辖新发屯、前闫家岗、后闫家岗、王货屯、柳家岗5个自然屯。伪满洲国时期,王货屯为双城县爱良村王货区,辖前、后闫家岗屯、新发屯、柳家岗屯。民国时期隶属双城县第七区,伪满洲国时属双城县爱良村王货区。1947年属拉林县五区(牛家区)。1948年,王货屯、前、后闫家岗屯3个自然屯组成一个行政村叫兴政村。农业合作化为兴政管理区。1949年属拉林县兴业区(五区)。1956年实行小乡制,属五常县镶白乡。1958年人民公社后与新发管理区合成兴福大队。1984年实行乡、村制后,为牛家乡兴福村。

前闫家岗屯

前闫家岗屯[Qiányánjiāɡǎnɡtún] 位于牛家镇政府所在地北10公里处。兴福村村委会所在地。东邻新发屯,西邻王货屯,南邻兴富村后两间房屯,北邻后闫家岗。现有124户,户籍人口316人,其中满族14人。耕地面积1 819亩,全部为旱田。

清•乾隆十年(1745年)左右,李姓家族自关内来到此地在此垦荒立屯。因距离闫家岗不远,且与闫家岗相对,建屯较早。故名前闫家岗屯。

后闫家岗屯

后闫家岗屯[Hòuyánjiāɡǎnɡtún]位于兴福村村委会所在地北0.5公里。东邻新发屯,西邻王货屯,南邻前闫家岗,北邻阿城区幸福村。东经126°46′31″;北纬45°25′48″。现有79户,户籍人口214人,其中满族6人。耕地面积798亩,全部为旱田。

清•乾隆三四年间(1738——1739),山东省莱州府仓义县闫家庄迁来闫明亮、闫明志兄弟两人在此定居,以垦荒种地为生,因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地势较高,故取名叫闫家岗。因在不远处还有一个屯,此屯在它的后方,并且建屯晚,所以取名后闫家岗屯。

新发屯

新发屯[Xīnfātún]位于兴福村村委会所在地东南2.5公里处。东邻阿城区兰旗村,西邻前闫家岗屯,南邻柳家岗屯,北邻阿城区亚发村。现有234户,总人口数617人,其中满族11人。耕地面积3 950亩,全部为旱田。

清•嘉庆末年(1820年),李仓携带家人自山东省昌州闯关东来到此地,在此开荒种地,搭建窝棚居住,所以此地曾叫李仓窝棚屯。到了清•道光五六年间(1824——1825),由山东省登州府宁海县迁来于、隋、吴、邵、王等几姓氏家族来此开荒种地,垦田定居。因此地的几个家族不相上下,便决定不再以李仓的名字命名此屯,经过协商,更名为新发屯。

王货屯

王货屯[Wánɡhuòtún]位于兴福村村委会所在地西1公里处。东邻后闫家岗屯,西邻林平公路,北邻阿城区幸福村。东经126°45′33″;北纬45°25′48″。现有279户,总人口数819人,其中满族14人。耕地面积4 560亩,全部为旱田。

清•乾隆二十六年到二十七年间(1761——1762),有一王姓家族到此屯田垦荒,因王家家主曾是位货郎,故此地名为王货屯。

该屯的田秀芝,曾任牛家公社妇联主任,后任阿城继电器厂组织部长。

魏喜田,曾任任黑龙江省公安厅副处长。

柳家岗屯

柳家岗屯[Liǔjiāɡǎnɡtún]位于牛家镇政府所在地北14公里处,距兴福村村委会所在地东南3公里。东邻阿城区兰旗村,西邻后两间房屯,南邻镶白村镶白屯,北邻新发屯。东经126°48′16″;北纬45°24′55″。现有34户,总人口数104人,其中满族5人。耕地面积796亩,全部为旱田。

清•嘉庆年间,自新甸村柳家窝棚屯迁来柳氏家族的一支,他们在此开荒种地,建立屯基。因该屯地势较高,故取名柳家岗屯。​​​​。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