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大村[Qiándàcūn]位于红旗满族乡政府所在地西5公里处。东与新立村接壤,西与东城村相邻,南与东林村毗连,北与东胜村搭界。东经126°39′55″;北纬45°15′50″。现有1 552户,户籍人口3 271人,其中满族935人。土地面积14 848.5亩,其中水田2 122.9亩。
1946年建村,取名前大村,1956年改为前大管理区,1958年成立前大大队,1984年改为前大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大坡屯。辖东长岭屯、西长岭屯、西大坡屯、东大坡屯、后大坡屯5个自然屯。拉双公里东西穿过。
该村有一瞪眼沟: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天,拉林河畔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风雨交加。倾盆大雨,一直没停。住在拉林河右岸西长岭、前大坡等屯的人们看到一条张牙舞爪的黑龙,在乌云暴雨中从拉林河北岸向东北方向拱上岸来。人们见状,立刻杀猪宰羊,抛向屯外地里,黑龙见了人们供上来的祭品,尽情的享受血淋淋的猪、羊肉后,便改变了方向,从前大坡屯中间继续向前拱去。向北、东、南蜿蜒曲折,不停的拱,一直拱到了拉林西。于是,一条由黑龙拱出的沟渠就这样形成了。因它的形成是人们亲眼所见,所以将这条沟渠取名为瞪眼沟。
东大坡屯
东大坡屯[Dōnɡdàpōtún]是前大坡村村民委员会驻地。在瞪眼沟东岸。东面是新立村王家油坊屯,西面是西大坡屯,南面是西长岭屯,北面是东胜村前关家屯。东经126°39′55″;北纬45°15′50″。现有440户,户籍人口810口人,其中满族人口137人。自然屯占地面积540亩。耕地面积1 507亩,其中水田304亩。
一百多年前,只有霍姓、刘姓、姜姓三大姓氏家族在此开荒种地,垦田定居。后逐渐搬来其他姓氏家族,到了民国5年(1916年)左右,此地已形成屯落,根据该屯的地理位置,取名为东大坡屯。当时西大坡、东大坡统统叫前大坡,是相对后大坡而言。
东长岭屯
东长岭屯[Dōnɡchánɡlǐnɡtún]位于前大村村委会所在地东南1.5公里处。东南面是东李家屯,西面是西长岭屯,西北是东大坡屯,南面是苍家屯。东经126°40′41″;北纬45°15′11″。现有172户,户籍人口382人,其中满族313 人。自然屯占地面积300亩,现有耕地2 140亩,其中水田520亩。
清•乾隆九年(1744年),从北京来到拉林地区屯垦戍边的八旗子弟中,有关姓兄弟四人。到拉林老营后,其中一个去了镶蓝旗二屯,住了两年之后,又迁到其他地方生活,有人说是去了黑山嘴子。另外哥三个定居此地。即83岁的关金凯(现葵花药业总裁关彦斌的父亲。)老人的祖辈,其祖父关富魁,父辈老哥三个,叔伯大爷哥七个,伪满后期就走散了。有一股搬多欢站,有一股搬拉林机场和尚窝棚屯,有一股搬背荫河赵戏屯,后迁往阿城。有一个叔伯大爷(老七)会唱大鼓书,人称“关七先生”,老四会弹三弦。还有一个大爷,在清朝为官,官职为达青阿(音)相当于现团级干部。老叔关英武参加过“抗联”,首领外号叫“李破烂”,后来打散了。后来又搬进来了何姓等人家,此地逐渐形成屯落。纵观红旗满族乡地形,基本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走势。在营城子满族乡营城子村起向西北进入红旗满族乡多欢村,有一条蜿蜒起伏的小山岭,徐徐向西北跌宕延伸,经前兰村、坎楞村,到前大坡村的东长岭子屯、西长岭子屯,再到西大坡屯,到东城村东城子屯,再继续向西……此屯位于长岭的东部,因而取名东长岭子屯,有福寿绵长的寓意。
该屯的关彦斌,经济师,曾任葵花药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第11届、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西长岭屯
西长岭屯[Xīchánɡlǐnɡtún]位于前大村村委会所在地南1公里处。东距东长岭1公里处,北面是前大村前大屯。东经126°39′55″;北纬45°15′13″。现有耕地面积 3 195亩,其中水田600亩。现有260户,户籍人口580人,其中满族人口294人。
清朝末年,居住在东长岭的老何家、老贾家、老吴家三户人家,为开垦更多的荒地,率先迁出,来到此地。后来此地人口逐渐增多,形成屯落。因距东长岭屯不远,且位于东长岭屯的西部,相对而言取名西长岭屯。
西大坡屯
西大坡屯[Xīdàpōtún]位于前大村村委会所在地西0.3公里处。瞪眼沟西岸。东面是东大坡屯,东南是西长岭屯,西面是东城村东城屯,北面是东胜村前关家屯。东经126°39′30″;北纬45°15′50″。现有220户,户籍人口539口人,其中满族人口163人。自然屯占地面积360亩。耕地面积5 698亩,其中水田1 083亩。
此屯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左右,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据该屯老会计刘鸿图讲,他们刘家是清朝末年,从辽宁省响水河子村闯关东迁来的,当时此地只有几户人家。后来,现年80多岁的张喜斌老人的祖辈从河北省挑挑来也来到此地,人口增多,形成了屯落。屯名源于长岭子的“坡”,“岭”长“坡”就大。一条瞪眼沟将大坡分为东西2个自然屯,俗称沟东、沟西,沟西即西大坡屯。
后大坡屯
后大坡屯[Hòudàpōtún]位于前大村村委会所在地西北方向2.5公里处。南面偏西是东城村东城屯,南面偏东是西大坡,北面偏东是前关家,北面偏西是东孟家。东经126°38′42″;北纬45°16′24″。现有460户,户籍人口910人,其中满族人口28人。自然屯占地面积510亩。耕地面积2 900亩,全部为旱田。
后大坡屯原隶属后大坡村,合并后归属前大村。民国初期,有绰号名为“何大秧子”的后人,替人家看窝棚,在此居住。后万氏家族从山东莱州搬来,落户在此,人口增多,逐渐形成屯落。因此屯的地理位置,相当于内陆屯子,一马平川,距离拉双路2公里,坐落在前大坡后面,故而得名后大坡屯。现在屯中的何家后人几乎都迁至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