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村[Zhōnɡhuácūn]位于常堡乡政府所在地东4公里处。东与卫国乡东安村接壤,西与常堡村交界,南与二十家村四道岗屯、平安屯、兴隆屯相连,北与周家岗村相邻。东经127º15′51";北纬45º01′18"。全村现有622户,户籍人口2652人。耕地面积12080亩,其中水田11900亩。
1946年称中华村,1958年称为中华大队,1984年改为中华村,村民委员会驻王大桥屯。总面积11平方公里,聚落呈梯形分布,属平原地带。辖王大桥、大罗家屯、小罗家屯、东阳堡4个自然屯。
中华村是省、市先进村,在新农村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成绩优异,成为示范村。
王大桥屯
王大桥屯[Wánɡdàqiáotún]位于村委会所在地。东与中华村大罗屯相邻,西北与中华村东阳堡屯为邻,西南与我乡四道岗屯接壤,北与常堡乡周岗村交界。东经127º15′51";北纬45º01′18"。现有184户,户籍人口710人。耕地面积3720亩,其中水田3315亩。
该屯的王贵礼,曾在空军某部队后勤部任团级干部。
东阳堡屯
东阳堡屯[Dōnɡyánɡbǔtún]位于村委会所在地西2公里处。东与中华村王大桥屯相邻,西与常堡村常堡屯接壤,南与二十家村四道岗屯相连,北与周家岗村周家岗屯交界。东经127º15′51";北纬45º01′18"。现有171户,户籍人口627人。耕地面积2897亩,其中水田28702亩。
伪满时期,东阳堡屯原名大岗,因屯西有个土岗得名。当时没有聚居的屯,几户人家分散居住,也叫北大家、房框子。日本人实行归村并户,才有了东阳堡屯的雏形。土地改革以后,因屯型朝阳偏东,更名为东阳堡屯。当时屯中有朱英、井维成两个大地主,井守先时任伪满道德会会长,屯子以北是井家的地,屯南是朱英的地。现在的东阳堡桥原来就叫“朱英桥”,1989年翻建后改为东阳堡桥。
大罗家屯(大罗围子屯)
大罗家屯[Dàluójiātún]位于常堡乡政府所在地东4公里处。东与卫国乡东安村接壤,西与王大桥屯交界,西南与二十家村四道岗屯为邻,北与常堡乡周家岗屯相邻。东经127º15´51";北纬45º01´18"。现有219户,户籍人口736人。耕地面积3376亩,其中水田3315亩。
大约1930年,一户罗姓人家从河南迁来此地定居生活。数年后家族繁荣,屯落渐成。因罗姓居多且有罗家大院,所以屯名为大罗家围子屯。当时老罗家是大户人家,1百多口人上百垧土地,势力很大,罗家的罗凤志任区长职务。日本人实行归村并户,罗凤志凭着罗家的势力和手中的权力,没让日本人归大罗家屯和姜家屯(小罗家屯),把这两个屯子保留下来一直至今。屯内地势平坦,被誉为十八里甸子。现在,大罗家屯已经和西面的王大桥屯连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大屯——中华村主屯,是省市文明示范村。
小罗家屯
小罗家屯[Xiǎoluójiātún]位于村委会所在地东北1公里处。东与卫国乡东安村相邻,西南与本村大罗家屯为邻,西北与常堡乡周家岗屯交界。东经127º15′51";北纬45º01′18"。现有51户,户籍人口272人。耕地面积1180亩,全部为水田。
小罗家屯始名姜家屯,因民国时期,姜家人从山东来到这里建屯,盖了第一座房子,故叫姜家屯。伪满时期实行归户,有姓付、徐、唐、罗四家子也在此盖房子定居,罗家在这些家当中是大户,屯型较小,大伙将屯名改为小罗家屯,一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