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名“托索霍莫尔丁”“白铁匠街基”。
“托索霍莫尔丁”,亦写作“托苏虎”,满语为“崖”的意思。
因其地临近诺敏河有河崖的地方,故得名。
清初,为布特哈八旗打牲部落的牧猎区,先后隶属布特哈总管、布特哈副都统管辖。
清末,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撤销布特哈副都统,划归西路布特哈总管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小集镇,有白姓达斡尔族人开设铁匠炉,创建街基,人称“白铁匠街基”,别称“白铁街基”,隶属布西设治局管辖。
东北沦陷后,1933年10月,划归甘南县,改名平阳镇,隶属第五区。
同年12月,改设第五保,1938年改为平阳村。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甘南县设置平阳区。
1947年春,将境内北半部划出,设置查哈阳区。
1956年3月,撤区划乡,将原平阳区划分为红星、兴立、胜利3个乡。
1957年1月,将胜利乡改称平阳乡。
1958年4月,将兴立乡并入平阳乡。
同年9月,将平阳乡、红星乡、查哈阳乡与查哈阳农场合并成立东方红人民公社,年底与查哈阳农场分开,改为平阳公社。
1962年9月将境内北半部划出,设查哈阳公社。
1984年4月,改为平阳镇,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