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县绍水镇位于县境西南,距县城26公里,距桂林市96公里。东北与才湾镇相连,南与凤凰乡、咸水乡交界,西与资源县接壤。全镇土地总面积250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委员会和绍水市场社区委员会,241个自然村,总人口5.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万人。该镇交通、区位、资源明显,湘桂铁路和国道322线一级公路贯穿南北,境内有省级驻镇单位3个,县级驻镇单位7个,资源丰富,交通便捷,通讯发展迅速(手机信号覆盖全镇,程控电话普及乡村),素有“桂北明珠”和“桂北第一重镇”之称。
绍水镇盛产稻谷,是全区产粮基地。经济作物以柑桔、银杏、茶叶为主。林地面积11.46万亩,主要有杉树、马尾松,主要林产品有松脂、油菜、油桐、竹制品和木制品。地下矿产有锰、锡、煤。水能蕴藏量大。
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1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688万元,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
280万元、年利税达100多万元的世昌铁合金有限公司,投资280万元的龙江水田站,投资80万元的红砖厂已先后竣工投产,投资660万元的绍兰铁路双道工程已实现通车,总投资740万元的双龙、天源环、黄茅江3个水电站已竣工投产。
1998年10月该镇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后相继被列为广西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广西重点镇,先后荣获区“文明镇”、“卫生镇”、“双拥模范镇”等荣誉称号。.
赵炳麟(1876年~1927年)清末官员。名竺垣,号清空居士。1876年11月26日生于广西全州绍水乐家园。赵炳麟之父赵润生,《清史·循吏》记:“宦湘十年,凡四易任所,至案无留牒,必严查保甲以清良莠。
刘祥绪(1928~1949),原名景星,白沙乡(今属绍水镇)水南山村人。因家贫,仅读村小学两年,10岁起,就给地主放牛,12岁跟父兄种田。1944年县境沦陷,其家物被日军洗劫一空,耕牛被抢走,父亲不幸
唐砚臣(1927.9.3—1985.6.17),全州县绍水乡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共产党。1970年11月调灌阳工作,先后担任县人民武装部部长、政委,县革命委员
刘发林(1932~1949) ,绍水镇秀石村公所水南山村人。1949年4月参加桂北游击队越城部队。同年7月1日在蒲竹园(属绍水镇)战斗中负伤,隐蔽于白塘村堂姐(刘荣的胞姐)家。由于村长告密被抓,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