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广西 > 贵港市 > 桂平市 > 麻垌镇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麻垌镇文化旅游景点

麻垌谏知铁丘坟

麻垌谏知铁丘坟级别:县级时代:1862年地址:位于桂平市麻垌镇谏知村大山岗岭上保护范围:以坟珠为中心,四周向外扩10米的范围内为保护范围。建控地带: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相同。公布文件号:桂平市人民- 浔政布[1996]8号

桂平盘古庙

盘古庙级别:县级地址:位于桂平市麻垌镇旧地台街内保护范围:以庙四周外檐滴水的范围内为保护范围。建控地带:四周外扩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公布文件号:桂平市人民- 浔政布[1996]8号

桂平白石山摩崖石刻

桂平白石山摩崖石刻位于桂平市麻垌镇洞天村白石山上,4处石刻多刻于悬崖峭壁之上,分别为“白石洞天”楷书,字径约3米;“白石名山”楷书,字径0.96米;“熙宁四年辛亥六月八日开山亥僧德进 陈”石刻共77字真书,字径0.05米;“邑人黄福长、李海思、李文瑞、黄书球同游並题”共140字真书,字径0.04米。4处石刻保存较好,主要是题名及赞美白石山胜景的。该山上的摩崖石刻是研究白石山及其山上建筑历史的宝贵资料。

鹧鸪村李氏居民群

鹧鸪村李氏居民群位于桂平市麻垌镇西南28公里的鹧鸪村内,现共有19座保存较好的青砖清水墙,硬山顶砖木结构的清代建筑,始建不详,此后后人陆续建设,形成了较有规模的建筑群,该居民群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包括有“副魁”“进士”“岁进士”“钧及同怀”等7块匾额,雕刻精美的神台,房檐下描绘花草,人事故事图案,装饰别具一格的抬梁等。该民居群对研究我市清代传统民居的变化发展,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习俗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旺里桥

旺里桥,民国九年版《桂平县志》上又称旺里大桥,位于桂平市麻垌镇圩旁东南面旺里河上,始建于不详,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903年)邑绅云南捕用知县梁英明倡捐重建,该桥为单拱石桥,用料石砌筑,横跨于旺里河上,西北至东南全长20米,宽3.15米,高出水面4.45米,拱跨6.20米,桥面无护栏,西南面的拱顶上有“旺里桥”三字石刻,整座桥坚实稳固,是麻垌圩通往新兴何林、金峰等村的主要交通要道。

木甑井

木甑井位于桂平市麻垌镇东岸村东岸屯内。东500米是东岸村公所,北面500米有东岸学校。明嘉靖年后,距今有四百多年,此后历代不断修缮,公元2001年10月13日,得到村民集资后维修扩阔井台。井台围墙出口,坐东向西,方向290°,井台打水泥地台,旁边砌高约95厘米围墙(粘瓷砖)。相传此地有一棵老格木,有水从树根部涌出,后村民将树砍去,在树干和根处挖成此井。井水清澈见底,冬暖夏凉,只溢不枯,不受自然环境的旱涝影响。现井南面紧挨一个水塘,西面6米处有老龙眼树几棵,东北面是菜园和稻田。

会真观

会真观又名三清观,位于桂平市麻垌镇洞天村白石山三清岩内,依三清岩洞而建成,原建筑砖石结构,无梁架,以大岩石作屋顶,坐东向西。门口上方石壁刻“会真观”三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右次间有一卧地大石,俗称漏米龟。岩壁有泉水渗出。左次间为一洞穴。 2009年3月改建。现主要建筑有门楼和大殿,为仿木钢混结构,歇山顶重檐。2009年批复为道教活动场所。

桂平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位于桂平市麻垌镇荔城街。据黄氏族人所讲,该建筑建于清朝后期。宗祠坐东向西,建筑占地面积为337平方米,宗祠自东向西分为上、中、下三座,座与座之间有天井相隔,天井两边有横廊,每座右侧均有厢房。整座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屋面盖小青瓦,无脊饰。祠内存同治四年立的匾额一块,宗祠北面2米有黄氏祖墓一座。该建筑对研究当地的建筑及风土习俗具有相当的价值。

谢朝杰墓

谢朝杰墓位于桂平市麻垌镇白石村上良屯,葬于清朝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占地约87平方米。由拜台、祭台、墓碑、封堆、山框组成。墓用石灰沙等和青砖砌筑,石阶、墓碑、碑顶两块碑刻均为红砂石。该墓有墓碑对联:“宝树........”,碑刻诗之首:........这些碑刻对研究我市清朝年间的书法和雕刻艺术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桂平宾兴馆

宾兴馆,位于桂平市麻垌镇洞天村白石山上,同治六年(公元1867),由上秀、中秀、下秀三里群众合建为学馆。馆倚山势而建,纵深三进,坐东向西,占地面积888.1平方米,正门前有地坪,座与座之间有天井,两侧有走廊。建筑为抬梁式砖木结构,硬山顶,屋面盖小青瓦,无脊饰。馆内存捐款题名石碑共8块。宾兴馆由各乡绅士集资,以文教兴邦而建,主要是资助士子参加科举考试。新中国成立后,该馆曾作白石小学、洞天小学使用,为研究桂平市清代宾兴馆及科举制提供非常珍贵而重要的实物资料。

麻垌当铺

麻垌当铺级别:县级时代:清代地址:位于桂平市麻垌镇麻垌村镇政府大院内保护范围:以当铺四周外檐滴水为界属保护范围。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外扩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公布文件号:桂平市人民- 浔政布[1996]8号

桂平寿圣寺

寿圣寺级别:省级时代:明-清地址:位于桂平市麻垌镇洞天村白石山上保护范围:以寺四周外檐滴水范围内为保护范围。建控地带:整个白石山的范围内属建设控制地带。公布文件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桂政发[1994]63号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