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五年(1526年),三水建县,属胥江都。
民国二十年(1931年),始称芦苞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撤销芦苞镇,并归水清乡。
1950年3月,设北区,同年10月,改为二区。
1953年10月,改称六区。
1955年9月,改为芦苞区。
1957年3月,撤区建乡,分为芦苞、同树乡,同年9月,两乡合并称芦苞乡。
1958年10月,成立芦苞上游人民公社。
1961年7月,分为芦苞、同树人民公社。
1963年2月,两社合并为芦苞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为区。
1987年2月,撤区建镇。
李义壮,字稚大,芦苞李果正村人。明正德五年(1510年)中举,明嘉靖二年(1523年)考取进士。初派浙江省仁和知县,任内锄治豪强,怜恤孤寡,深受人民爱戴。三年后升户部主事,监收临清(今山东临清县)钞关
陈乐舟(1948年~1972年),芦苞虎眠岗村人。家贫,年幼时在虎眠小学就读。因家中劳力不足,又有两个弟弟,生活较困难。当他刚读完初小,就只好停学务农,以减轻父母的负担。由于从小参加劳动,使陈乐舟养成
欧芳(1890年~1974年),原名汉章,芦苞欧边村人。幼丧父母,姑母怜其孤独,携回抚养。稍长,在广州一小店当童仆。18岁时,远走越南。因多年在海外受民主革命宣传影响,当闻孙中山义师讨袁,遂加入华侨炸
谭维汉(1896年~1986年),芦苞谭基村人。1918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堂(中山大学前身)。民国15年(1926年)考取庚戌赔款留学金赴美国深造,初入士丹佛大学,后入加州大学。因留学金不多,只有
邓剑刚(1896年~1962年),画家,字建光,号茹芋道人,芦苞蔡边村人。父星池,收藏古今名人书画甚丰。剑刚少受熏染,及长,于广州与高剑父、高奇峰、王竹虚等交游,更受影响,遂有志于画。其花卉画法新罗山
邓倬云(1882年~1957年),名汉芳,又名根源,芦苞白土村人。自幼随父居香港,在皇仁书院毕业后,经营安安藤竹、大方樟木箱厂,后任罗便臣琴行买办。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会,捐输家财以助革命,并积极协助孙
黄恩荣(1855年~1938年),字干南,名中医。芦苞镇大村人。出生于医学世家,幼承家学,勤奋攻读各类医学著作,医术精湛。壮年参加科举考试,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辛卯科中举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