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四代,黄冈镇一直为粤东军事重镇。
据《三阳志》记载,宋淳祐癸卯年间(1243年),潮州知府郑良臣奉旨在黄冈创立城寨;李遇继任知州后,便增设军房,以石砌城,至己巳年(1245年)完成,屯兵百名。
宋代的黄冈城寨,为潮州府重要军事门户,辖至鮀浦水军寨。
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黄冈巡检司。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属宣化都黄冈堡。
明嘉靖戊申年(1548年),因海寇践蹂,居民余廷仁等呈请当道筑城御寇。
潮州知府郭春震重建。
城内外皆甃以石,周长1200余丈,四门,计费银七千余两。
官三(成)民七(成),越明年工乃竣”。
自此,黄冈也称瓮城,即潮州府重要军事拱城,捍卫东南海疆。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潮州府于黄冈设海防馆。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黄冈增设通判一名,并移潮州右营到此镇守。
清顺治元年(1644年)年间,饶镇总兵吴六奇又重建黄冈城。
城垣再度加厚加固,围650丈,高1丈余,城墙坚固倍昔,但城的规模比旧城缩小近半。
清康熙三年(1664年),政府下令饶平隆眼城、宣化、信宁三都居民内迁50里,并拆毁黄冈城(大城所也同时拆),从此黄冈城荒废八年。
清康熙八年(1669年),始准内迁移民回籍复业。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潮州知府宋徵壁再次重建黄冈城。
城仍分4门,东门在今百货商场东向地方,城垣从菜场顶绕环城路经北门、西门、南门、沿丁末路至今百货商场相接,成一椭圆形。
清代,设潮镇黄冈协左右两营,左营设副将、都司、守备各一员,千总二、把总四,兵578名,马58匹;清末,柘林司也设在黄冈东门内。
民国十七年(1928年),黄冈始立政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建镇,民国时期,黄冈镇一直为饶平三镇之一。
1950年曾为黄冈区,下辖山楚、霞绕、区北、大河、大新、鸿江、鸿程、林村、东界、汫洲10个乡和黄冈镇。
1951年8月饶平县人民政府在黄冈镇设立办事处,黄冈单独设镇,下设6个办事处。
1953年1月饶平县治由三饶镇迁此,黄冈镇成为了饶平县县城镇。
1958年9月,黄冈、凤江、汫洲、联山合并成立凤江人民公社,1959年6月又从凤江人民公社析出,成立黄冈人民公社。
1983年恢复黄冈镇人民政府建制。
1986年9月,东界的仙春、碧岗两乡和凤洲区并入黄冈镇。
镇政府驻地原置于丁未路黄冈蔡厝祠内,1997年改驻地于黄冈镇沿河北路。
饶平县城黄冈镇生产一种饼食叫宝斗饼,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一个饼种,八角四方,如赌具宝斗,故名。它的用料,非常精美、讲究,以猪油或豆油混和精面粉作饼皮,饼馅用绿豆豆泥(砂)加油、白糖、白内丁、冬瓜丁、葱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