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广东省 > 揭阳市 > 普宁市 > 大南山街道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南山街道文化旅游景点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四师野战医院旧址(吴爷宫)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四师野战医院旧址(吴爷宫)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锡坑村。1927年底,中共普宁县委在大南山成立后方委员会,由何石任主任,带领一批干部在大南山区设立军事训练班、修械厂、医疗所和拘留所等机构。后方医疗所设在吴爷宫,治疗八一南昌起义军留下的伤病员及当地农军伤员。1929年,后方医疗所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四师野战医院,时任红四师参谋长、后任师长的徐向前也曾在这里疗伤。吴爷宫墙体均为石条垒筑,屋顶为瓦木结构,硬山顶。建筑占地面积18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300平方米。1985年2月,徐向前元帅为旧址手书“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四师野战医院旧址”。1986年,普宁县人民政府拨专款修缮,旧址内开设有红二、四师斗争史迹展览,有陈列物品

普宁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西祠堂、和祖祠)

普宁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西祠堂、和祖祠)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锡坑村。在红四军进军东江及东江革命委员会成立的声势影响下,1929年11月中旬,普宁县农民代表大会在大南山锡坑村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100多人,选举产生普宁县革命委员会。主席李崇三、副主席何石。会后普宁县革命委员会在西祠堂办公,延续到1930年下半年。秋收后,锡坑村成立分田委员会,提出“实现党的土地纲领”、“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分配”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口号,着手进行土地分配工作。西祠堂为贝灰三合土平房结构,硬山顶,四房一厅一天井。建筑占地面积25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250平方米。1961年10月,西祠堂被公布为普宁县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重新核定为普宁市文物保护

什石洋辉祖祠

什石洋辉祖祠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什石洋村,年代为192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什石洋辉祖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前至围墙外缘,后至后墙滴水,东侧至墙外滴水,西侧至西侧房屋前滴水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365.5平方米。

锡坑西祠堂

锡坑西祠堂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锡坑村,年代为1929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锡坑西祠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前面延伸5米,后至后墙滴水,两侧各至墙外滴水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231.3平方米。

萧端蒙墓

萧端蒙墓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灰寨村,年代为明·嘉靖。类别为古墓葬。萧端蒙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古墓四周按现状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1691.5平方米。

邓宝珍烈士墓

邓宝珍烈士墓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陂沟村,年代为192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邓宝珍烈士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烈士墓四周按现状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880.7平方米。

红军野战医院

红军野战医院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锡坑村,年代为192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红军野战医院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前至地面地砖,后至后墙滴水,西侧至花圃边,东侧至墙外滴水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242.4平方米。

白马仔村遗址(彭湃革命活动旧址)

白马仔村遗址(彭湃革命活动旧址)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白马仔村,年代为192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白马仔村遗址(彭湃革命活动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周各至自墙外滴水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74.1平方米。

陂沟小学

陂沟小学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陂沟村,年代为192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陂沟小学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周各至自墙外滴水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339.6平方米。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