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圳镇行政区域面积 91.8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965 公顷,山林 5066 公顷,辖九岭、芳心、招福、福北、河西、顺岭、台塘、铁西、东岭 9 个村 144 个村民小组和 1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共 4316 户 16831 人(其中农业人口 3916 户 15763 人)。是蕉岭县现代农业示范镇,也是省无公害生产基地。辖区内有万亩良田,千亩蔬菜、千头瘦肉猪场、千亩淮山、千亩水果和百亩鱼塘,三圳人民勤劳智慧,风情淳朴,思想开放,种养基础较好。主要农副产品有淮山、苦瓜、茄子、黑皮冬瓜、瘦肉型猪及种猪、四大家鱼。镇属主要企业有顺发联营水泥厂( 83 万吨立窑企业)、福头电站(装机 360KW )、南丰电站( 165KW )。2005 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 28647.6 万元,比增 6% ;工农业总产值 21626.44 万元,比增 5% (其中,工业总产值 13558.6 万元,比增 10% ,农业总产值 8067.84 万元,比增 3.06% ),镇级可支配财力为 127 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39.6 万元,(其 中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 3 万元以上有芳心、铁西、东岭 3 个村), 比增 10% ;农村人均纯收入 4484 元,比增 1.5% 。.
三圳酿粄是蕉岭县三圳镇当地一道非常独特的风味小吃,香味十足,柔软可口,凡是到三圳做客的人,都要买上几斤,带回去给亲朋好友品尝。三圳酿粄的出名,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从前,在三圳墟镇上,住着一对婆孙俩。阿
梅州蕉岭三圳是国家优质烟生产和烤烟出口基地县,以“烟叶王国“而享誉华夏!蕉岭烟叶产品外观色泽桔黄,燃烧性能好,出丝率高,在全国烟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试种烤烟以来
涂思宗(1897—1981),家名南垣,字负我,三圳镇黄沙坝人。1918年蕉岭中学毕业后考入孙中山麾下许崇智12统领部随营训练班,毕业后任见习官、排长,参加过讨伐桂系军阀及东征陈炯明。在东征期间,涂思
刘正杰(1903—1959),三圳镇福北村五杠楼人。曾就读于蕉岭中学及梅县东山中学。中学毕业后先考入厦门大学,后转读大夏大学。大夏大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读日本东京明治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回国参加
刘国桢(1899—1934),家名宝贤,号蔚孙,三圳镇东岭村人。其祖父永蔚,旅印尼小商。父月舫,清末秀才,长期在乡“川上 书院”牖民学校执教。月舫生三子:国桢、国彬、刘健。国桢5岁启蒙,牖民学校毕业后
钟文聪(1923-1986),家名关保,三圳镇上九岭村人。幼年随父母至印度尼西亚,民国24年(1935)回国,先后在本村小学、三圳公学、蕉岭中学、梅县华南中学、东山中学学习。民国34年(1945)8月
赖敬程(1903—1989),字佛清,号敬翁,三圳镇芳心村人。13岁开始习画,1920年就读省立梅州中学。受林风眠学长函荐,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专攻西画。在学期间,兼向著名金石画派大师吴昌硕学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