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广东省 > 珠海市 > 斗门区 > 斗门镇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文化旅游景点

御温泉渡假村

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集温泉沐汤、健康调养、膳宿会务、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项目。御温泉被誉为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开创者与引领者,是国家级和广东省级温泉服务业标准化“双示范”企业。御温泉拥有温泉水资源独家经营权,纯天然温泉水绝不加温,绝不回收再用,温泉池每四小时清池换水一次,为宾客营造卫生高标准的沐汤体验;每晚18点至22点的大餐庙会,融汇了丰富的非遗民俗与美食,边吃边玩边逛,是一场吃喝玩乐的大庙会。地址: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

金台寺

金台寺,原名金台精舍,位于黄梁都(今斗门县)黄杨山第二峰中腰(大赤坎村人称为乌苏峰),座南向北。南宋末年,宋军在新会崖门抗元失败后,承节侍郎赵时纵,大理寺丞龚行卿、翰林学士邓光荐等人为了逃避元兵的追杀,建寺在此隐居。清乾隆年间立寺并扩建,内有大块石横匾,刻着“金台寺”三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1958年-期间拆掉主体建筑物,1981年兴建发电站时彻底毁掉,现在只留下一片残址。现在所见之金台寺为1992年11月在黄杨山北峰之下“将军卸甲”处重建。1995年元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由当初是一片荒山坡,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佛教圣地。现已建成了大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钟鼓楼、僧房、客房、齐堂以及登山石阶、环山公路等配

黄杨山

黄杨山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中西部,有“珠江门户第一峰”之称,风景幽雅,登高远眺,珠江三大出海口尽收眼底。黄杨山是斗门闻名已久的风景胜地,九峰相连.第一峰海拔580米,面积30多平方公里.茶田吐翠黄杨山是斗门闻名已久的风景胜地,九峰相连.第一峰海拔580米,面积30多平方公里。黄杨山茶,早已驰名中外,茶味入口芳香,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此茶曾停产很长时间,近年来赵氏家族在原有茶场上开茺,种上新茶,名为黄杨山云雾茶,故有”茶田吐翠”之称。清泉冽水金台精舍黄杨山金台寺是清朝乾隆庚申年创建的,前座供有”龙母娘娘”,丙侧有佛像十尊,后座供奉赵氏祖先神位。寺侧设有一石坎,在山峰上用竹筒引水,清洌可口,人称仙水。石砍的水顺流而下,长年不绝,汇成一泉。因

斗门古街

斗门古街位于斗门镇斗门墟,全长500多米。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国门大开。当时,斗门镇常有船只来往于香港、澳门、江门、石歧、广州等地,商贾来往甚多,每逢农历二、五、八的墟日,墟内车水马龙,农副产品购销两旺。除墟内的商贾和作坊之外,还有走足的小贩,跑江湖的好汉,三教九流,不绝于市,赶墟的人摩肩接踵,热闹纷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外国商人看中了斗门镇,纷至沓来到斗门镇投资经商,使墟镇街道洋货充斥。这样逐步加快了中西方商业文化的交流。1850年左右,“澳门浸信会”牧师、加拿大人、建筑工程师嘉理慰和广州、石歧天主教教父耿其光(法国人)、孤里花(法国人)、纪励云(德国籍比利时人)等西方人,经常到斗门镇讲经传道,加深了中外的宗教文化交流。

菉猗堂及建筑群

菉猗堂及建筑群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南门村,包括菉猗堂(赵氏祖祠)、逸峰赵公祠、崑山赵公祠三座祠堂,均为宋太祖胞弟赵匡美之后人为祀先祖而建。菉猗堂始建于明代景泰五年(1454),逸峰赵公祠始建于明代晚期,1928年重修;崑山赵公祠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三祠总建筑面积1643.69平方米。祠堂间以巷道相隔,每祠三进三间,中间夹天井或庭院,左右庑廊,中轴对称布局,穿斗与抬梁混合构架,硬山顶,锅耳或人字形风火山墙,绿釉琉璃瓦当、滴水;建筑上大量使用石雕、砖雕、木雕、陶塑、泥塑、壁画等作装饰。菉猗堂现存蚝壳墙共277.35平方米,墙厚65厘米,蚝壳整齐排列,成行叠砌,是研究南方古代建筑材料及建筑工艺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菉猗堂及建筑

接霞庄

接霞庄位于斗门镇南门村新围,占地面积约53500平方米,是珠海市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古村落庄园。提起南门村,人们自然会怀旧寻古,追溯起历经沧桑的史实。宋朝末年,朝廷-无能,在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城拔寨中,政权岌岌可危,王室望族纷纷他乡谋生。俗称魏王派的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匡美的后裔辗转河北、江西及广东,当中魏王廷美第十一代孙赵光太于1403年(明成祖永乐元年)从大赤坎迁至大沥岐,成为南门赵氏族人的始祖。历经600余年,南门赵氏子孙繁衍到今已蔚为大族,并扩展到10条自然村共5000多人。据说当年“魏王派”后人赵维茂经营中药材发家致富。随后,他深感在已立村近400年、人口密集且地方狭窄的大村居住不够惬意,便萌生迁居异地的念头。他相中了大村北侧秀水

排山村

排山村是一个极具岭南特色的古村落,原名斜排村,是八甲行政村的自然村之一。该村背靠小山,面临田野,因民居顺着斜山坡,循地势由高至低而建,且一排排井然有序、整齐排列,既倾斜又成排,因此在清乾隆年间立村时就命名为斜排村,直至民国初年才改为排山村。据传该村谭氏始祖应景,原籍湖南衡州,早年随父少怀来广东经商。乾隆十九年(1754)落籍香山恭常都(今珠海前山),四十三年(1778)应景之子权石公迁居斜排,后生3子,分3房。进入排山村,映入眼帘的是她那独特的设计布局,这着实令人称羡不已,深为该村先辈们的聪明与智慧所折服。看!村子坐西向东,呈块状,民居顺山而建,上午全村阳光普照,下午太阳偏西时又可避过酷热;村内的排水系统贯通东西南北,难怪这里天雨不

逸峰赵公祠

逸峰赵公祠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南门村。逸峰赵公祠又称世寿堂,在菉猗堂南侧,祀南门村赵氏九世祖赵逸峰。始建于明代晚期,原为蚝壳墙,民国17年(1928)重建改为砖墙。坐东向西,三间三进,中轴线左右对称。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架构,硬山顶,博古脊,石脚青砖墙,绿釉瓦当、滴水;祠内外有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壁画等饰物。花岗石行书阴刻楣额:“逸峰赵公祠”。祠左右设巷道,巷道分置大理石刻隶书匾额“云路”、“天衢”,砖雕周边护匾。

崑山赵公祠

逸峰赵公祠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南门村。崑山赵公祠又称世德堂,在逸峰赵公祠南侧,祀南门村赵氏九世祖赵崑山。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坐东向西,三间三进,南侧有副祠三进。硬山顶,博古脊,绿釉瓦当、滴水;石脚青砖墙,花岗石门框,行书阴刻楣额:“崑山赵公祠”。祠内外有石雕、木雕、灰塑、壁画等饰物;主体建筑与副祠间设巷道,花岗石行书阴刻巷道楣额“云衢”。

毓秀洋楼

毓秀洋楼坐落在斗门镇南门毓秀村。这栋楼宇曾是“老县府”——1965年7月19日斗门建县时的建县筹备组办公楼。2015年,毓秀洋楼经过修葺成为展馆,内设图片和实物展览,展现了当年艰苦奋斗的光荣历程。地址:斗门区斗门镇南门村交通:公交巴士402、609、K4路,在南门站下车

乌岩山第一石门摩崖石刻

乌岩山“第一石门”摩崖石刻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大赤坎村黄杨山第二峰乌岩山石壁上,刻于清乾隆乙巳年(1785)。在乌岩山山腰处一块宽4.50米、高3.89米的花岗岩上,行书横排阴刻:“第一石门”四字;竖排阴刻上、下款:“乾隆乙巳重阳”、“朝山杲斋题”。石刻所处位置是大赤坎东坑(山涧名)中段涧水出口处,两边各有一巨石矗立,立面平整,对峙如门,形成一道宽6.25米、高6.10米的“门洞”,涧水从“门洞”冲出,泻经石崖三迭。“第一石门”摩崖石刻是斗门地区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唯一有纪年记载的摩崖石刻。2008年被核定公布为斗门区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核定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乌岩山“第一石门”摩崖石刻历史久远,目前完全处身于大自然之中,

小濠冲党史教育基地

小濠冲党史教育基地位于小濠冲村委会内,设有邝任生烈士雕像和抗战实物展览室。小濠冲支部建于1937年9月20日,是斗门区第一个党支部,也是珠海市最早诞生的党支部。1938年9月,中山县委同意斗门地区成立中心党支部,邝任生任支部书记。同年10月,斗门中心党支部升格为斗门区委员会。自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邝任生、邝叔明等人带领党支部公开发动和组织群众,先后建立了民众抗敌御侮后援会小濠涌工作团、大刀会、妇协会、抗日先锋队进行抗日救亡、惩治汉奸。回首往昔,党支部革命前辈为抗日战争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发展和壮大当地党组织的力量,作出了巨大贡献,谱写了壮丽的诗篇,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缅怀革命前辈、汲取

马南宝墓

马南宝墓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小赤坎村后山鳌鱼岗,原为土墓,始建于元初,清道光元年(1821)始立墓碑。1980年,该墓荒废。1987年,寻回墓碑,花岗岩墓碑阴刻碑文:“宋工部待(按,当为“侍”)郎配享大忠讳南宝马公之墓”,碑额饰浮雕祥云拱日图。是年,马氏族裔重修此墓,重修墓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105.8平方米,为抄手墓,由墓碑、垄环、挂榜、拜台、月池等部分组成,以砖石水泥灰浆依山势砌筑,由山脚至月池修有水泥台阶。1987年被核定公布为斗门县(区)文物保护单位。

财星阁

财星阁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大濠涌村,属于岗楼式建筑,建于民国11年(1922)。岗楼楼高五层,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通高14.6米,顶层南面花岗岩石匾额阴刻“财星阁”;岗楼呈四方形,夯土墙。一至五层四壁共分置25个射击孔。大濠涌财星阁作为民国时期村民抵御外部侵扰、守护家园的设施,是斗门区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保存较好的岗楼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爱惜和保护,历经90多年风吹雨打仍基本保存完整。2011年被核定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恒丰娱乐城

占地100多亩,设有卡丁车场、射箭训练场、网球场、大型烧烤场。四周绿树围绕,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卡丁车场赛道按8X1000米国际比赛标准设计建造,有双人越野车80CC型、卡丁车160CC型、200CC型数十台。每台车装有先进的AMB电脑圈速计时系统,赛道有十八弯道的设计,可让您充分体验到赛车的极速飘移、甩尾狂飙的乐趣,点燃您的热情,赢得阵阵疯狂的喝彩与尖叫。地址:斗门区斗门镇御温泉对面电话:0756-5782997交通:公交609路车

马南宝古墓

马南宝古墓位于斗门区斗门镇小赤坎新村,年代为元,类别为古墓葬。1987.11.30,马南宝古墓被公布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