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广东省 > 河源市 > 东源县 > 叶潭镇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叶潭镇概况

叶潭镇原属蓝、能、康区之一的能溪乡,1958年为黄村公社管辖,1961年分出设叶潭公社,1986年建镇。该镇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是原河源县委旧址所在地,位于东经115度10分,北纬23度53分,东邻黄村镇,南依康禾镇,西接蓝口镇,北靠龙川县,面积134.9平方公里,是半丘陵地带,辖14个村委会和一个居民委员会。2002年末统计总人口为30550人,其中畲族1000多人,有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近2000多人。2002年社会总产值1.1亿元。 全镇有林木面积19万亩,森林资源丰富;能溪河、黄村河贯穿全镇,水力资源丰富,仍有山下八角楼、半埔二级站等投资小效益高的小水电资源有待开发利用;稀土、滑石、锡、铀、磷、高岭土、铁矿等储藏量大,品位高,尤其是正在开发的高岭土资源丰富、质量上乘,远销佛山;“叶潭腐竹”久负盛名,河源县志曾记载“叶潭腐竹四县闻名”,传统加工,市场销量较大。建有3.5万伏变电站1座,小水力发电站3座,装机容量为3160千瓦;建有自来水厂1个,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联通通信。墟镇面积12万平方米,建有河东、河西双面街和新商业街。 近年来,该镇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脱贫奔康为总目标、总任务,坚持实施“农业稳镇、企业富镇、科技兴镇、扩街旺镇、依法治镇和借外发展”六大战略,抓“肉联厂、腐竹加工、沙田柚”三大龙头企业发展,抓“水力、瓷土、人才”三大资源开发;抓“交通、农田水利、小城镇”三大基础建设。多年来,镇政府牵头,动员全镇筹资1000多万元投入各项基础建设,镇出口路及镇通村主干道“吉双”、“叶琏”、“叶文”、“半埔”铺设上等级水泥路近40公里,县道石(吉大王)黄(村)公路穿越全境,各村委会能通车,与广梅汕铁路蓝口站、佗城站相距20多公里;目前该镇的文、教、卫路各项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正全面发展,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叶潭镇名人

欧阳裕

欧阳裕(1921.4~2004.9),河源县叶潭儒步井塘村人。1939年2月,欧阳裕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在河源县城举办的第一期“东-年抗日干部训练班”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9月,中共

黄其裕

黄其裕(1925.7~1988.5),河源县叶潭车田村人。1946年7月,惠州高级中学毕业后分别在叶潭儒步小学、车田小学任教。1947年7月参加能溪乡武工队,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车田农会党支

刘成章

刘成章(1911.5~1975.12),河源县叶潭双下村人。1928年3月参加蓝能乡农会小组,1936年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12月,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1939年1月,经中共地下党领导

刘瑞廷

刘瑞廷(1894~1990),河源县叶潭麦畲村人。年轻时,经中共东江特委特派员刘琴西介绍参加革命。1927年4月26日,刘瑞廷参加紫金农民-,解放紫金县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春,国民党对紫

邹建

邹建(1922~1989),河源县叶潭车田村人。1939年2月,参加抗日先锋队组织,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中共党支部委员、党支部书记、区委组织委员、后东特委机关报《星火报》、东江纵

欧阳源

欧阳源(1912~1986),河源县叶潭儒步村人。1938年参加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在能溪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能溪乡抗日先锋队副队长、中共五华县岐岭区委书记

张桂香

张桂香(1903~1962),河源县叶潭半埔村人。9岁随父到马来西亚北婆罗洲达埠谋生。张桂香17岁时举家迁到山打根市(省会),挑起养活全家的重担。稍后,经营红柴生意,数年后成为同行业首屈一指的企业家。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