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前,怀德始名为龙堂。
北宋末年,潘氏家庭为避中原金兵南侵之乱,由河南荥阳迁徙至广东南雄上朔村珠玑巷。
后遇宋元交替,天下大乱,岭南多难,世居南雄上朔村的潘氏先祖仲鉴公携带家人先迁至郡属南海的东莞太平,后转迁至宝安的靖康。
南宋景定年间,潘仲鉴又携带家族迁至福永龙堂,最后在此扎根立业,繁衍后代。
仲鉴公把其居住的村落更名为“怀德”。
此后,怀德村名在历代典籍中均有所记载。
1949年10月,宝安县大陆解放,县人民政府接管区、乡政权。
怀德政权组织属松岗(新桥)联乡办事处。
1950年3月,新桥联乡被编入第四区,怀德政权组织属四区凤凰乡人民政府。
1951年3月,怀德村农民协会成立。
1951年7月,宝安县撤大乡划小乡,怀德政权组织属四区福永乡人民政府。
1953年7月,怀德所属的福永乡划归一区管辖,怀德政权组织属一区福永乡人民政府。
1956年底,4个初级社组建为一个高级生产合作社,名曰德星社。
1955年秋,一区按地名改为福永区,怀德村政权组织属福永区福永乡人民政府。
1957年秋,福永区并入上南区,怀德政权组织属上南区福永乡人民委员会。
1958年3月,宝安县撤区并乡,福永乡划为镇级大乡,政权组织为福永乡人民委员会。
怀德政权组织属福永乡人民委员会。
1960年4月,体制下放,怀德村从福永大队拆分出来成立怀德生产大队,政权组织仍辖属沙井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1年7月,沙井公社拆分为福永、沙井两个公社,怀德大队政权组织辖属福永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3年1月,宝安县撤区并社,福永与沙井两个公社合并为沙井公社,公社政权机构仍为管理委员会。
与此同时,怀德、福永、白石厦三个大队亦合并为一个大队,即福永大队。
怀德村行政上辖属于沙井公社福永大队管理委员会。
1968年3月,沙井公社建立革命委员会,社行党政一元化领导。
怀德所在的福永大队亦相应建立革命委员会。
1977年3月,沙井公社又拆分为福永、沙井两个公社。
公社政权组织仍为革命委员会。
怀德村行政上辖属于福永公社福永大队。
1978年1月,福永大队拆分为怀德、福永、白石厦三个大队。
怀德大队政权组织属福永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10月,福永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福永公社管理委员会。
怀德大队政权组织属福永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7月,宝安县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制,改人民公社为区,大队为乡。
怀德大队与白石厦大队经整合成立怀德乡人民政府,隶属福永区公所管辖。
1986年10月,宝安县改区、乡建制为镇、村建制,原福永区公所改称福永镇人民政府,怀德乡人民政府拆分为怀德村民委员会和白石厦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为行政村政府名称)。
怀德村民委员会下辖4个村民小组,隶属福永镇人民政府管辖。
2004年7月24日,因城市化改制,更名为怀德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福永街道,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