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镇地处木兰溪下游,是城厢区、涵江、秀屿的交通枢纽,福厦高速公路、荔秀路、涵黄路、黄北交战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捷。1984年12月社改镇,面积61.5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14.8万人,拥有耕地面积50826亩,滩涂面积4578亩,境内有莆田二十四景中的"宁海初日"、"天马晴岚"、"谷城梅雪"三景以及省级文物宁海桥、浦口宫、镇海堤等名胜古迹。
建镇以来,黄石镇紧紧依托区位、资源、人才等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工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粮食、蔬菜、水果、花卉四大生产基地。工业生产发展迅猛,形成了以鞋革、石材、食品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全镇现有各类企业5910家,其中产值500万以上的企业有20家。商贸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新街、东井街等12条长达10公里的商业街,建有一个日供水量2。5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35千伏和一座110千伏输变电站,2个农贸市场,可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要。2001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9.8亿元,财政收入26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88元,分别比增9.8%,308%,2%。.
朱继祚(1593-1648)字立望,号胤岗。莆田县横塘(今荔城区黄石镇横塘村)人。祖父朱鸣阳。万历四十三年(1615)福建乡试高汝梃榜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二甲37名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天
周如磐(1567-1626)字圣培,号镇庵。弟周如砥,诗人;子周霑,中书舍人,死于难;另有子周霖,亦中书舍人。莆田连江里清辅(今荔城区黄石镇清后村)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福建乡试王幾榜举人,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