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埭丁氏宗祠位于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宗祠始建于明代初年,历经修葺、重建、扩筑,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丁氏原系阿拉伯人,其先祖赛典赤瞻思丁(1222-1279)仕元,官拜平章政事。其后裔的一支于元代行商入泉。元明易朝,裔族避居陈埭,取其祖尾音“丁”字为姓。尽管陈埭丁氏回族在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经汉化,但在其生活空间里,至今还不难看到伊斯兰教习俗的遗迹和民族意识的反映。这种既显现闽南汉文化的共性,又蕴涵伊斯兰教之遗俗而构成的文化特点,在其宗祠及其祖先崇拜的表征中,可以有助于我们作较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宗祠坐北朝南,建筑群体以廊院式组织,采用闽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技术,以砖、石、木构造,中轴线自南
洋埭林氏宗祠位于陈埭镇洋埭村华林路43号,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结砖福利桥位于陈埭镇苏厝村,年代为元,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埭石经幢位于陈埭镇四境社区双慈桥西头,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涵口古建筑群位于陈埭镇大乡村大乡大中路,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丁拱辰故居位于陈埭镇岸兜村观音巷113号,年代为清,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