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洞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与太平湖衣袂相连,距举世闻名的黄山50公里,距佛教胜地九华山25公里。鱼龙洞洞口如张开的鲤鱼嘴,一泓碧水淙淙而出,终年不涸。该洞全长5000余米,有清澈的地下河贯穿始终,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洞内奇石纷列,形态各异,或如莲花绽放,或如玉树临风,或如众僧朝圣,或如钟鼓盘地,极为传神。有东海、南海、北海、西海四海,及莲花宫、月宫、庆喜宫、鲤鱼宫、玉寝宫、白鳝宫、点将宫、犀牛宫、藏乐宫、天宫、聚宝宫十一宫。游人既可徒步游览,又可乘筏漫游,奇妙的景色与水声、波光、灯影交织成一团,扑朔迷离,意趣横生。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李商隐、杜荀鹤等都在此留下了精美的诗篇。而明人何尹描绘鱼龙洞的诗句最为贴切:清泉出幽壑,红日映苍岩,妙绝鱼
徽池古道位于石台县七都镇七井村,年代为不详,类别为古遗址。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池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文物本体,古道两侧10米,两端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至为界,两侧、两端分别向外延伸20米。
石台潘氏宗祠位于七都镇八棚村画坑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石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建筑本体。建设控制地带:以文物建筑本体为中心,东、南、西、北方向分别向外延伸1米。
毕锵题诗石刻位于七都镇鱼龙村鱼龙洞口,年代为明代,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石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文物本体,以石刻中心为基点,东、西、南、北方向各向外延伸2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至为界,东、西、南、北方向分别延伸1米。
高路亭石拱桥位于七都镇高路亭村林家组与银堤村交界,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石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文物本体,以文物本体为中心,东、西方向各向外各延1米;南、北方向各向外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至为界,东、西方向分别向外延伸各1米,南、北方向分别向外延伸各5米。
林家石拱桥位于七都镇高路亭村林家组与大夫第组交界,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石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文物本体,以文物本体为中心,南、北分别向上、下游各延伸5米;东、西分别以桥两端边界石沿向外各延伸1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至为界,东、西向外延伸各1米,南、北向外延伸各5米。
雍溪桥位于七都镇六都村桥头组,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为石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文物本体,以文物本体为中心,东、西方向各向外延伸1米,南、北方向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至为界,东、西方向分别向外延伸1米,南、北方向分别向外延伸10米。
七都虹饮桥位于石台县七都镇黄河村小溪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池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文物本体,自本体向外延伸,东、西分别以石栏杆向上下游延伸10米,南、北分别以桥两端台阶石沿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至为界,东西向外延伸各20米,南北延伸向外延伸各5米。
老庄桥位于石台县七都镇高路亭村老庄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池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文物本体,自本体向外延伸,东、西分别以石栏杆向上下游延伸10米,南、北分别以桥两端台阶石沿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至为界,东西向外延伸各20米,南北延伸向外延伸各5米。
承德桥位于石台县七都镇七都村三元组,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池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文物本体,自本体向外延伸,东、西分别以石栏杆向上下游延伸10米,南、北分别以桥两端台阶石沿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至为界,东西向外延伸各20米,南北延伸向外延伸各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