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安徽省 > 宣城市 > 郎溪县 > 梅渚镇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概况

梅渚镇形成于南北朝时期,迄今约1500年,地处皖东南边陲,距郎溪县城16公里,东邻凌笪乡,南接建平镇、新发镇,西、北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和溧阳市相界,是郎溪县的北大门,并有皖东南“门户”之称。2003年11月,原梅渚镇与原定埠镇合并为梅渚镇,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全镇辖梅渚、定埠2个居委会和黎明、镇东、大梁、定埠、周家、桃园、中房、复兴8个村委会(复兴村于2009年11月划给县经济开发区,现已划回)。总人口26255人,其中农业人口22231人。物产丰富,是皖东南重要的粮油、禽、蛋产区。芜申运河(胥溪河)横贯镇域,这里商贸发达,一年10次边贸货物交流会,承载着皖东南商品集散,素有“小上海”美誉。社会治安良好,民风淳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表彰。

梅渚沿袭千年的民俗文化更是闻名遐迩。2008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成立了梅渚民间文化艺术推进会,启动保护梅渚古街、古民居,深度挖掘古老梅渚文化元素,“历史文化名镇”已通过省政府批准。降福会、小马灯、大小锣鼓等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小马灯、大小锣鼓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跳五猖”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梅渚镇志》编写初稿已完成。

梅渚地处皖东南边陲,东邻常州,北接南京,南与浙江相望,素有皖东南“门户”之称。241省道穿境而过,和318国道、宣杭铁路、芜太运河筑起梅渚通往长三角地区的主要通道。乘车40分钟,就可到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2个小时就可到达杭州、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到上海也只有3个小时里程。梅渚明间艺术活动较为丰富,最具代表的首推定埠的“跳五猖”。“跳五猖”为濒临失传的明间古典神舞,属“傩戏”的一个支流,现已编入《中国舞蹈集成》。神舞“跳五猖”虽带有迷信色彩,但作为明间艺术形式,有它独特风格。跳舞时由善舞者带盔披甲,头插雉尾,背插威武旗,双手执长刀,戴上神脸面具。除“五猖”神外,还配有以和尚、道士、土地、判官四神,也系面具。其装束与戏剧形象相似,唯和尚特殊,面具是整个头像套戴,青光头,笑容露齿,又穿袈裟,宽服大袖,手拿一把大纸扇。整个神舞布局是“五猖”神围圆形端坐,其余神先后出场。此外,定埠小马灯在明间艺术活动中也具有代表性,玩灯者皆为十岁左右的孩童,它以陈式多变,舞姿优美,音乐动听等充满乡土味的特色而著称于世。2014年“跳五猖”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