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家汇镇地处金寨县西北部,豫、皖两省交界处,人口3.6万,镇域面积197.3平方公里。文明、开放的汤家汇人民打特色农业牌、唱生态开发戏、走招商引资路,热忱欢迎天下客商投资这片红色的热土,创业的沃园。
汤家汇镇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自然环境优美;山地面积占全镇的80.4%,森林覆盖率65.2%,金刚台海拔1584米,为全县第二高峰;人文景观众多;有豫东南道区苏维埃所在地一接善寺,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商南赤色邮政局-徐氏祠,红军保卫局-易氏祠,红25军与红28军会师地-胡氏祠,有拥有全县最大的露天金佛-头灵寺,周宰相墓等遗址;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天麻、茯苓、灵芝,是著名的西山药库、中药材生产基地,更有娃娃鱼、石蛙、野山羊等珍稀动物,花岗石、砂石矿产、水电资源蕴藏丰富;特色产业突出;已初步形成了以蚕桑、板粟、茶叶、中药材、食用菌为支柱的特色农业;基地设施完善;镇内村、组公路四通八达,丁(埠)商(城)省际公路纵穿境内,交通十分便捷,35千伏变电所、移动、联通基站设施完善,小城镇已建面积1平方公里,已日益成为豫皖两省边界物流信息中心,是您投资兴业、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
邓忠仁(1904~1976),金寨县汤家汇人。民国16 年(1927 年)参加农民协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8 年11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在红四军独立团任班长、十师二十九团任排长,参加了鄂
黄泽夫(1913~1985),金寨县汤家汇人,工人出身,家境清贫。黄泽夫8 岁时曾在本村私塾读书2 年,12 岁在商城县城内石印馆学徒,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饱尝辛酸。15岁时,石印馆解散,黄泽夫回到家
周时月(1908~)金寨县汤家汇镇人。民国17 年(1928 年)参加农民协会。同年任乡苏维埃常委。次年任皖西北道委石印局科长。民国2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红军,曾任连指导员。主力红军西征后,
廖赤见(1915~1936)女,原名廖肇见,金寨县汤家汇人。民国18 年(1929年),在家乡参加儿童团并担任大队长。不久,赤南县苏维埃政府新剧团成立,她参加了剧团工作。民国18 年秋,调红军政治部宣
王凤池(1893~1931)又名王道矩,金寨县汤家汇镇竹畈人。民国14 年(1925年)经詹谷堂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从事革命宣传,培养积极分子,成立农民协会。民国17 年9 月,党组织为显示农民
李清海(1919~)原名李平清。金寨县汤家汇镇人。民国21 年(1932 年)参加红军,中共党员。土地革命时期,曾在赤城第二医院当司药,在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二四四团一营当看护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
廖辉(1916~)金寨县汤家汇镇人,民国19 年(1930 年)4 月参加革命,民国2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青年干事,红二十五军保卫局排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