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安徽省 > 六安市 > 金寨县 > 果子园乡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果子园乡概况

果子园乡位于皖鄂毗邻金(寨)罗(田)交界的大别山腹地,红色革命圣地?将军的摇篮,金寨县的西南部、东界花城市,北邻金寨的南溪镇,距县城梅山88公里,与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吴楚东南第一关的天堂寨一巅之隔,新改建的茶松公路接210省道穿乡而过。成为南通武汉、北通合肥的交通要道。这里气候温和,土地广袤肥沃。所平均气温15°C,平均海拔400多米。全乡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3500户,15123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全乡有1万亩耕地,8万多亩山场,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开发潜力。

果子园人杰地灵,从开国将军方子翼等到遍及全国各地的数百名人志士和创业有成人员,他们是国家建设的栋梁,是果子园最宝贵,最丰富的财富,果子园资源丰富,境内拥有高品位大储量的花岗岩石矿4万多立方米,彭畈、吴湾铁矿已经勘测,可望开采,历史上盛产粮、桑、竹、木、茶、果、药。素有“蚕乡”之誉,50年代,这里作为全县蚕桑生产的重点发展基地,发展至今,蚕桑仍为全乡支柱产业之一。

本界乡党委、政府认真总结经验,针对果子园实际,研究确立了“开拓大市场,培育新支柱;一手抓吃粮,一手抓山林;长抓林电矿,短抓栗和桑,快抓菌药茶,综合开发奔小康”的发展战略,现已初显成效。天麻、香菇、菊花、瓜萎、桔梗、西洋参等中药材项目已初具规模,葛粉、金针、木耳、珍珠菜、天香菜、蕨菜等特色山珍都有发展,粮食自给有余,群众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

近年来,果子园乡党委、政府力至于优化环境、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带动境内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目前已有湖北黄州三祥石材公司投资数百万元在境内开采矿点三处;南京体育用品加工(羽毛球、足球、排球)已在果子园落户;湖北武穴竹制品加工已在果子园开始投入生产;数位外出创业有成人员意向家乡建立中药材收购加工公司;乡内建有各种苗木基地500亩。总之果子园自然资源丰富、投资环境优越,并有充足的剩余劳动力和大批的闲置厂房,适应密集型企业的投资。

果子园乡川秀美,人民热情朴实。改革开放繁荣春风吹遍果子园大地,果子园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百倍的努力。迎接光明灿烂的未来。.

果子园乡名人

董洪国

董洪国(1910~)金寨县果子园乡人,中共党员。民国20 年(1931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十一师三十三团连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红三十军医院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民国2

方子翼

方子翼,原名方泰兴,(1917年——2015年03月17日),男,安徽省金寨县果子园乡佛堂坳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州军区空军

漆禹源

漆禹源(1896~1931),字先昀,号良卿,金寨县果子园乡人。从小随父读10 年私塾,学习勤奋,好思考。民国11 年(1922 年)考入笔架山蚕科甲种学堂,在那里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接触到不少革命

林承祥

林承祥(1910~1935),金寨县果子园乡人。民国17 年参加农民协会,民国18 年(1929 年)立夏节起义后在家乡组织起一支30 多人的赤卫队,自任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5 月参加红军。

漆先科

漆先科(1903~1931),字子元,出生于金寨县果子园一个贫苦农民家里。9 岁丧父,一家5 口人靠母亲辛勤劳作维持生活。漆先科排行老大,年虽小却有心计,常出外拾柴禾,挖草药贴补家用。后由其族兄资助入

蔡家帜

蔡家帜(1912~)金寨县果子园乡佛元村人,民国17 年(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9 年由团转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光山县少共区委书记、红二十八军特务营二

林亮

林亮(1914~1994)又名林英亮,金寨县果子园乡人。青年时在北京读书,参加了“一二·九”-,在清华大学参与《党报》的出版,曾两次被捕入狱。民国26 年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光明话剧团”团长,

返回电脑版